書摘周杰倫在演唱上并沒有太大的優(yōu)勢,他成功的最大原因還是在于他把R&B音樂漢化了,加之周杰倫自己又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玩R&B的臺灣歌手,在對歌曲的創(chuàng)作和理解上也相對有一定的優(yōu)勢。其實周杰倫并不是華語歌壇最早玩R&B的,早在1994、1995年的時候,陶喆就提出要做R&B音樂,只是他畢竟是ABC歌手,中文說得遠不如他的英文,所以做出的R&B音樂也自然帶有很濃的洋味,推廣起來存在一些問題。周杰倫幾乎不懂英語,盡管他不是第一玩R&B的,但他卻最成功,就像本地化的洋快餐,受歡迎程度絕對大于純正的西餐。周杰倫能這么火,絕對有道理,他的音樂很新鮮很另類。從純藝術的角度,周杰倫的東西不是特別好,但是他幾乎所有歌曲的詞、曲、演唱方法、MTV的制作都非常有創(chuàng)意,這就難能可貴了。業(yè)內的很多制作人和歌手私底下說起來時也會很佩服,他歌曲里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總能突破常規(guī)的作法,比如將稻香、榻榻米、古意聯(lián)系在一起。創(chuàng)意對于音樂來說非常重要,但是創(chuàng)意是一次性的,如果抄襲創(chuàng)意,那么這個創(chuàng)意就失去了生命力。在沒有周杰倫時,很多制作人并沒有意識到創(chuàng)意的重要性,可以說周杰倫給了制作人很多啟發(fā),雖不能抄襲他的創(chuàng)意,但可以學習他的制作概念。更值得一提的,現在的年輕一代有的甚至喜歡周杰倫到了狂熱的程度。上海有位出道不久的新人主是聽著周杰倫入行的,他最開始的歌曲就非常接近周杰倫的風格,好在他并沒有一味模仿。周杰倫對流行音樂的影響并不亞于羅大佑和黃舒駿,只是他們各自的年代不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周杰倫式的R&B已經形成了華語R&B的一種全新風格,比如他對R&B賦予新的理解后所“開發(fā)”出的“吐字發(fā)音”模式。只是在華語樂壇做音樂的人好像有一個通病,什么事情都愛“起哄”。其實一些港派老式情歌,在那個年代按當時的技術水平,未必比現在的差。新音樂人在追崇R&B的同時,也不要太過火,老的歌還是有必要聽一聽的,就算是對其創(chuàng)作作些鋪墊也好?!?/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