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書大家一定不會感到陌生,近年來,無論是藝術書、生活書,還是兒童書,以圖代文的形式越來越普遍,人們呼吁讀圖時代正在來臨。而作為一部小說,能夠將文字與圖畫從內容到形式都結合得如此之巧妙,《那多三國事件簿之桃園三結義》不能不說是一個成功的典范。如果只是一般的圖畫或是照片,《那多三國事件簿之桃園三結義》也不過是符合了時代潮流而已,但該書的圖畫一律選用皮影戲的形式來表現小說中的人物和種種場景,以一種極其犀利的方式襯托出人物的個性和心理,令人不得不贊嘆其構思的巧妙。尤其難得的是,皮影戲這種形式恰恰保持了與小說完全協調一致的基調。如果說國畫是歷史的參照,照片是真實的反映,那么皮影戲——這種通俗而又極負個性的藝術形式正好將小說詼諧、幽默、與眾不同的特質挖掘出來。作者那多將想象力發(fā)揮至極,賦予書中人物劉備、關羽、張飛種種超人之能,將傳統三國中劉備賣草鞋、關羽與紅棗、張飛賣肉、桃園三結義等故事進行了重新闡釋,賦予了完全不同的涵義,真正體現了現代人的幽默和智慧。如果戲說的只是普通的帝王將相,那多不會有如此的成功。但他偏偏選擇了三國,選擇了中國最為戰(zhàn)亂紛繁、風云變幻、英雄群起的年代。英雄的故事無論在何時都會引起人們的關注,更何況是在現實生活越來越沉悶的今天??梢哉f,是三國成就了那多。如果只是普通的戲說,翻出些野史,給古代英雄身邊加上些紅粉佳人,這部小說也不會有如此的吸引人。那多完全拋棄了各種各樣的正史、野史,突破了前人的窠臼,將戲說發(fā)揮到極點。如果是在以前,這部小說一定會引起眾多學者的不滿,但在戲說如此泛濫的今天,將戲說發(fā)揮到極至也正是作者的成功之處。小說中無處不在的想象力和幽默也許會令最為嚴肅的人也領略到搞笑的藝術,用爆笑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如果只是搞笑,這部小說也不會引得人們如此競相傳看,也不會引發(fā)網上如此眾多的議論。盡管將傳統拋棄得如此徹底,該部小說仍然繼承了三國時代的某種精神,英雄的特立獨行,成名之前的隱忍和寂寞,對逐鹿天下的渴望,也許這部小說的實質也正在于此。無論怎樣,這都是一部很好看、很令人開心的小說。據說《那多三國事件簿之曹操登場》、《那多三國事件簿之天下英雄會汜水》、《那多三國事件簿之汜水關三英戰(zhàn)呂布》也即將出版,看來我們不必等得太久就可以再次領略到那多精彩的想象力和幽默。也許現在要做的,就是回家再重頭翻一遍三國演義,免得對其中的某些情節(jié)感到陌生。1800年前的英雄們,在明代成就了一位書生——羅貫中,在現代成就了一位幻想家——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