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部詩經總集,分為風、雅、頌三大類,共三百零五篇,歷史上又稱為“詩三百”這里收集的是周代的作品?!对娊洝分械娘L、雅、頌,是根據詩歌的來源和樂調而作的分類。風是富有地方色彩的樂調演唱的是歌,內容反映民間生活,詩句韻味十足,聲音短促,疊章復唱,親切感人。雅,分“大雅”和“小雅”,內容包括政治諷刺詩、史詩、祭祀詩、宴會賀詩等等。頌的內容大多是歌頌統治者和先王的德行,但是大多沒有鮮明的特色?!对娊洝穼ξ覈姼璧陌l(fā)展史有著巨大的貢獻。其是周代的詩歌集大成,成為中國古典詩詞的源頭。各個時代的著名的文學家和詩人,雖然在風格和擅長的藝術形式上各不相同,但是他們都從《詩經》中汲取了無盡的營養(yǎng)。楚國的屈原繼承了《詩經》風、雅的現實主義傳統,兼采楚國民歌的形式和浪漫主義的色彩,寫下了不朽的《楚辭》。自此以后,各種詩歌無不在這豐富的土壤上蓬勃發(fā)展?!对娊洝纷鳛槲覈谝徊吭姼杩偧瑲v代注家很多,但大都以儒家經典來研究它。本書作者從恢復其本來面目出發(fā),把《詩經》作為文學藝術作品加以賞析,在各篇的“題解”中寫有藝術分析,在各章的注釋之后都加有“韻讀”一項,以幫助讀者正確讀音。本書對于《詩經》研究,既成一家言,又集歷代諸家之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