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導言 明末清初的文化生態(tài)與破山海明的意義
第一章 佛心初萌的少兒時期(1597年-1616年)
一、萬歷局勢
二、家族淵源
三、少兒生活
四、早結佛緣
第二章 漫游求學的青年時期(1617年-1632年)
一、上下求索
二、破頭山上
三、大師門庭
四、西子湖畔
五、湛然門下
六、“密云彌布”
七、“法門紛爭”
八、“大振江南”
九、千里還蜀
第三章 開宗立派的萬峰時期(1633年-1642年)
一、梁山古邑
二、“萬峰崛起”
三、“僧侶云臻”
四、屐痕處處
五、力排“聚云”
六、開宗立派
第四章 明清交替的流亡時期(1643年-1652年)
一、天下大亂
二、身陷“賊”營
三、悲慘世界
四、剩水殘山
五、南濱歲月
六、呂大相國
七、破戒止殺
八、長歌當哭
九、“夔東十三家”
十、劫后余生
第五章 大道圓滿的雙桂時期(1653年-1666年)
一、“佐明將軍”
二、雙桂祖庭
三、學業(yè)禪堂
四、溝通東南
五、法化西南
六、封疆大吏
七、南明挽歌
八、泰山北斗
九、涅藥境界
十、“衣缽流芳”
第六章 從“痛棒到底”到“內外貫通”——破山佛學思想的兼容精神
第七章 “五百年來見幾曾”——破山書法藝術的超然境界
第八章 任達——沉郁——通脫——破山詩歌創(chuàng)作的心路歷程
附錄
破山海明禪師年表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