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套共9卷。第1卷到第7卷知識廣泛,內容應有盡有,包含最新資料;第8卷收554名人傳記,當代人物、歷史人物俱全;各詞條既保留英文字母次序排列,又有中文索引,一舉兩得;索引共15,000條,可據(jù)筆劃序檢索;精心編排,書中圖文互見貫通,培養(yǎng)兒童少年查閱資料的能力;彩色插圖3000幅,照片2000幅,圖文并茂,相輔相成;提供世界最高難度紀錄、統(tǒng)計數(shù)字等資料,趣味盎然。這幾年國內出了不少以少年兒童為對象的百科全書,遼寧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聯(lián)合出版的《牛津少年兒童百科全書》(中文版,1998年出版,以下作《牛津》)是比較有特色的。該書據(jù)英文版的1996年新版翻譯而成,該書原名:OxfordChildren'sEncyclopedia,全書9卷。l—8卷為正文,第9卷為索引。精美的圖畫,精心的裝演,精致的印刷,讓人覺得這好象是一件印刷工藝品。細讀之后,更覺得這是一套在內容上也很成功的少兒類百科全書,在教育思想、編纂原則與方法上都給我們提供了許多啟發(fā)。“Encyclopedia(百科全書)一詞源自希臘文,意思是‘全面教育’?!杜=蛏倌陜和倏迫珪分荚谔峁┑乩怼⒖萍?、體育、歷史、宗教、音樂、美術等各門學科和人物、消閑諸方面的基礎知識,應有盡有,內容扎實。”(引自英文版序言)。一部百科全書就是編纂者在構建一個知識體系,包括了少年兒童應該掌握的知識內容及范圍。《牛津少年兒童百科全書》在詞條的選擇上,形成了一個與中國人傳統(tǒng)視野范圍不同的知識體系。書中許多詞條是中國人還不很熟悉的,甚至顯得比較冷僻,但仍向人們提供了一個值得去探知的知識世界。在世界進一步開放與交流的今天,世界正在變成“地球村”,是應該并可以形成一些人類共性知識的。可以說不掌握人類的基本共性知識就難以走出國門。全書2082個詞條,收有大量關于自然與社會現(xiàn)象的詞條,如“顯花植物”、“史前動物”、“已絕種的動物”、“動物種群”、“供人食用的動物”、“有毒動物”、“生態(tài)”、“草原”、“乳汁”、“巢穴”、“灌溉”、““傳說”、“傳播媒體”、“記憶”、“變態(tài)”、“遷移”、“生產行業(yè)”、“工業(yè)革命”、“電的供應”、“衛(wèi)生”、“催眠狀態(tài)”、“體溫過低”等。還有像“平面設計”、“圖表”、“重力”這樣的基本科學知識與術語。有些則是專門為少年兒童設計的,如“寫信”、“驗光師”等。展現(xiàn)了許多現(xiàn)在人們普遍關心的知識與問題,如“全球氣候變暖”、“溫室效應”、“恐龍”、“遺傳工程”、“綠色運動”、“電腦”、“信息技術”、“國際互聯(lián)網絡”、“脫氧核糖核酸”。作者并非純客觀地介紹這些知識,而是表現(xiàn)出一種對我們生活在其中的社會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關心。譬如對環(huán)境與大自然的愛護,就在許多地方都有體現(xiàn)?;蚴菍⑺鼈儐为毩⒛?,如“已絕種的動植物”、“瀕臨絕種的物種”、“綠色運動”?;蚴窃谠~條中專門列出一節(jié)進行論述,如“大象”條中列有“瀕臨滅絕的象”節(jié);“食物”條中列有“糧食不足或過?!惫?jié);“燃料”條中列有“更好地使用燃料”節(jié);“荒地”條中列出“荒地的用途”節(jié);“漁業(yè)”條中列有“過度捕撈”節(jié);在“濕地”條中列出“對濕地的破壞”、“濕地保護海岸”、“濕地保護區(qū)”三節(jié),指出“失去濕地不但摧毀了動植物的生境,對人類也會造成重大傷害”。在“釣魚”條里的“保護生態(tài)”節(jié)中說得更細致:“應注意淡水魚的禁漁期……。釋放一定數(shù)量的魚讓人釣或把每人的釣魚數(shù)只限于食用,也是保持魚類數(shù)量的措施。……不要拋棄尼龍釣絲,因為這會纏住烏類;也不要用會毒害天鵝的鉛球。釣粗魚的人常用存魚網儲存釣到的魚,離開前才放回水里。要留意不應讓存魚網過滿,且應把網放在水深處,以免傷害魚類?!被蚴峭ㄟ^匠心獨具的圖片來展現(xiàn),如在“侵蝕”條安排了一幅泥土被侵蝕而寸草不長的荒山圖,在“環(huán)境”條安排了一幅國家公園里因酸雨而枯死的云杉樹圖,都收到了觸目驚心的效果。作者就是這樣通過種種方式,在經意和不經意間,將對社會和生態(tài)的關心與愛護表達出來,對讀者發(fā)揮著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介紹了許多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民俗風情與物產物種。如“排燈節(jié)”是“印度教徒和錫克教徒為不同理由而慶祝的一個秋季節(jié)日”;“謁師所”是“錫克教徒用來作禮拜的地方”;“圓形石陣”是古人類所特有的一種壘石建筑,主要用于禮儀或宗教祭掃,存在于歐洲?!鞍凸掏健碧岬健鞍凸唐鹪从?9世紀的波斯,信徒幾乎遍布全球”。又如對“毛鼻袋熊”、“樹懶”、“指猴”、“袋狼”、“旅鴿”、“鴨嘴獸”、“負鼠”、“藤壺”、“葉蛙”、“海豹”、“浣熊’等均作介紹。這樣的知識對國內讀者來說是相當新鮮的。作者對自己的民族、歷史與文化也作了較詳細的介紹,如“西部鄉(xiāng)村音樂”、“牛仔”、“十字軍東征”、“拜占廷帝國”、“中世紀”、“路易九世”、“理查一世”、“薩拉丁”、‘“柳條艇”、“木栓”等。有關“基督教”的詞目有不少,如“耶穌”、“圣誕節(jié)”、“復活節(jié)”、“大教堂”、“天使”、“使徒”、“中世紀”、“圣人”、“圣史劇”、“《圣經》”、“修道院”、“洗禮”、“教堂合唱團”、“騎士精神”、“救世軍”、“葬禮”、“朝圣”、“贊美詩”、“魔王”、“天堂”、“地獄”、“教皇”、“宗教改革”、“新教徒”、“傳教士”、“保羅”、“彼得”?ⅰ霸己病鋇???第八卷傳記卷收有藝術家、作家、作曲家、文藝家、體育名星、世界政治家、統(tǒng)治者、宗教家、思想家、科學家、工程師、探險家、冒險家共554位?!杜=蛏倌陜和倏迫珪吩谥攸c關照自己文化的同時,也盡量對其他民族的內容與特點有所反映;把對人類歷史足跡的介紹與對當今世界的關注結合起來;把對社會的關心與對自然的愛護結合起來??吹贸鏊谶x取條目時,不是著重于學科知識的系統(tǒng)性,而是重在“需要認知”與“值得認知”的現(xiàn)象本身。這樣的取舍原則符合青少年求知的需要和特點,構建了少年兒童所需的世界知識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