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緒論 1
1.1 為什么要研究數據通信 1
1.2 數據通信 2
1.3 網絡 3
1.3.1 分布式處理 3
1.3.2 網絡指標 4
1.3.3 應用 5
1.4 協(xié)議和標準 5
1.4.1 協(xié)議 5
1.4.2 標準 6
1.5 標準化組織 7
1.5.1 標準化委員會 7
1.5.2 論壇 9
1.5.3 管理機構 9
1.6 本書結構 10
1.7 關鍵詞與概念 10
1.8 小結 10
習題集 11
第2章 基本概念 15
2.1 線路配置 15
2.1.1 點到點連接 15
2.1.2 多點連接 15
2.2 拓撲結構 16
2.2.1 網狀拓撲 17
2.2.2 星型拓撲 18
2.2.3 樹型拓撲 18
2.2.4 總線拓撲 19
2.2.5 環(huán)型拓撲 20
2.2.6 混合型拓撲 21
2.3 傳輸模式 21
2.3.1 單工模式 21
2.3.2 半雙工模式 22
2.3.3 全雙工模式 22
2.4 網絡類型 22
2.4.1 局域網 22
2.4.2 城域網 23
2.4.3 廣域網 24
2.5 網際互連 24
2.6 關鍵詞與概念 25
2.7 小結 25
習題集 26
第3章 OSI模型 32
3.1 模型 32
3.2 各層功能 35
3.2.1 物理層 35
3.2.2 數據鏈路層 35
3.2.3 網絡層 37
3.2.4 傳輸層 37
3.2.5 會話層 39
3.2.6 表示層 40
3.2.7 應用層 41
3.2.8 各層功能小結 41
3.3 TCP/IP協(xié)議族 42
3.4 關鍵詞與概念 43
3.5 小結 43
習題集 44
第4章 信號 49
4.1 模擬和數字 49
4.1.1 模擬數據與數字數據 49
4.1.2 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 49
4.2 周期性信號和非周期性信號 50
4.2.1 周期性信號 50
4.2.2 非周期性信號 50
4.3 模擬信號 51
4.4 時域和頻域 54
4.5 復合信號 56
4.6 數字信號 59
4.7 關鍵詞與概念 60
4.8 小結 61
習題集 62
第5章 編碼與調制 69
5.1 數字—數字轉換 69
5.1.1 單極性編碼 70
5.1.2 極化編碼 71
5.1.3 雙極性編碼 74
5.2 模擬—數字轉換 77
5.2.1 脈沖振幅調制 78
5.2.2 脈碼調制 78
5.2.3 采樣頻率 79
5.2.4 每個樣本多少位 80
5.2.5 比特率 81
5.3 數字—模擬轉換 81
5.3.1 數字—模擬轉換內容 81
5.3.2 幅移鍵控 83
5.3.3 頻移鍵控 84
5.3.4 相移鍵控 86
5.3.5 正交調幅 88
5.3.6 比特/波特比較 90
5.4 模擬—模擬轉換 91
5.4.1 調幅 91
5.4.2 調頻 93
5.4.3 調相 95
5.5 關鍵詞與概念 95
5.6 小結 95
習題集 97
第6章 數字數據傳輸:接口和調制
解調器 107
6.1 數字數據傳輸 107
6.1.1 并行傳輸 107
6.1.2 串行傳輸 108
6.2 DTE—DCE接口 110
6.2.1 數據終端設備 110
6.2.2 數據電路終接設備 111
6.2.3 標準 111
6.2.4 EIA-232接口 112
6.3 其他接口標準 117
6.3.1 EIA-449 118
6.3.2 EIA-530 121
6.3.3 X.21 121
6.4 調制解調器 122
6.4.1 傳輸速率 123
6.4.2 調制解調器標準 126
6.5 56K調制解調器 131
6.5.1 傳統(tǒng)調制解調器 131
6.5.2 56K調制解調器 132
6.5.3 為什么僅是56 Kbps 133
6.6 電纜調制解調器 133
6.7 關鍵詞與概念 134
6.8 小結 135
習題集 136
第7章 傳輸介質 145
7.1 有向介質 145
7.1.1 雙絞線電纜 145
7.1.2 同軸電纜 148
7.1.3 光纖 150
7.2 無向介質 155
7.2.1 無線電波段分配 155
7.2.2 無線電波的傳播 155
7.2.3 地面微波 158
7.2.4 衛(wèi)星通信 159
7.2.5 蜂窩電話 161
7.3 傳輸減損 163
7.3.1 衰減 163
7.3.2 失真 164
7.3.3 噪聲 164
7.4 性能 165
7.4.1 吞吐量 165
7.4.2 傳播速度 165
7.4.3 傳播時間 165
7.5 波長 166
7.6 香農容量 166
7.7 介質比較 166
7.8 關鍵詞與概念 168
7.9 小結 168
習題集 170
第8章 復用 179
8.1 多合一/一分多 179
8.2 頻分復用 180
8.3 波分復用 181
8.4 時分復用 183
8.5 復用技術應用:電話系統(tǒng) 189
8.5.1 公用通信公司的業(yè)務及分級結構 189
8.5.2 模擬業(yè)務 190
8.5.3 數字業(yè)務 192
8.6 數字用戶線 196
8.6.1 非對稱數字用戶線 197
8.6.2 速率自適應非對稱數字用戶線 198
8.6.3 高比特率數字用戶線 198
8.6.4 對稱數字用戶線 198
8.6.5 甚高比特率數字用戶線 198
8.7 光纖到樓群 199
8.7.1 電話網絡中的FTTC 199
8.7.2 有線電視網絡中的FTTC 199
8.8 關鍵詞與概念 200
8.9 小結 200
習題集 201
第9章 檢錯與糾錯 211
9.1 差錯類型 211
9.1.1 單比特差錯 211
9.1.2 突發(fā)差錯 211
9.2 檢錯 212
9.3 垂直冗余校驗 213
9.4 縱向冗余校驗 215
9.5 循環(huán)冗余校驗 216
9.6 校驗和 219
9.7 糾錯 221
9.7.1 單比特糾錯 221
9.7.2 海明碼 222
9.7.3 突發(fā)差錯糾正 225
9.8 關鍵詞與概念 225
9.9 小結 226
習題集 226
第10章 數據鏈路控制 232
10.1 線路規(guī)程 232
10.1.1 詢問/確認 233
10.1.2 輪詢/選擇 234
10.2 流量控制 236
10.2.1 停止等待 237
10.2.2 滑動窗口 238
10.3 差錯控制 240
10.3.1 自動重復請求 240
10.3.2 停等自動重復請求 241
10.3.3 滑動窗口自動重復請求 243
10.4 關鍵詞與概念 247
10.5 小結 248
習題集 249
第11章 數據鏈路協(xié)議 255
11.1 異步協(xié)議 255
11.1.1 XMODEM協(xié)議 256
11.1.2 YMODEM協(xié)議 256
11.1.3 ZMODEM協(xié)議 256
11.1.4 阻塞異步傳輸協(xié)議 256
11.1.5 Kermit協(xié)議 257
11.2 同步協(xié)議 257
11.3 面向字符的協(xié)議 257
11.3.1 二進制同步通信 258
11.3.2 BSC幀 258
11.3.3 數據透明性 261
11.4 面向比特的協(xié)議 262
11.4.1 高級數據鏈路控制 263
11.4.2 幀 265
11.4.3 關于幀的其他內容 270
11.4.4 實例 274
11.5 鏈路訪問過程 277
11.5.1 平衡式鏈路訪問規(guī)程 277
11.5.2 D信道鏈路訪問規(guī)程 277
11.5.3 調制解調器鏈路訪問規(guī)程 277
11.6 關鍵詞與概念 277
11.7 小結 278
習題集 279
第12章 局域網 285
12.1 802項目 285
12.1.1 IEEE 802.1 286
12.1.2 LLC 286
12.1.3 MAC 286
12.1.4 協(xié)議數據單元 287
12.2 以太網 287
12.2.1 訪問方式:CSMA/CD 288
12.2.2 尋址 289
12.2.3 電氣規(guī)范 289
12.2.4 幀格式 289
12.2.5 實現(xiàn) 290
12.3 其他以太網 294
12.3.1 交換以太網 294
12.3.2 快速以太網 295
12.3.3 千兆以太網 297
12.4 令牌總線 298
12.5 令牌環(huán)網 298
12.5.1 訪問方式:令牌傳遞 298
12.5.2 尋址 300
12.5.3 電氣規(guī)范 300
12.5.4 幀格式 300
12.5.5 實現(xiàn) 302
12.6 FDDI 304
12.6.1 訪問方式:令牌傳遞 304
12.6.2 尋址 306
12.6.3 電氣規(guī)范 306
12.6.4 幀格式 307
12.6.5 實現(xiàn):物理介質依賴層 308
12.7 比較 310
12.8 關鍵詞與概念 310
12.9 小結 311
習題集 312
第13章 城域網 319
13.1 IEEE 802.6 319
13.1.1 訪問方式:雙總線 319
13.1.2 分布式隊列 321
13.1.3 環(huán)配置 323
13.1.4 操作:DQDB層 323
13.1.5 實現(xiàn) 325
13.2 SMDS 325
13.2.1 SMDS的結構 326
13.2.2 特性 327
13.3 關鍵詞與概念 328
13.4 小結 328
習題集 328
第14章 交換 333
14.1 電路交換 333
14.1.1 空分交換機 335
14.1.2 時分交換機 337
14.1.3 TDM總線 338
14.1.4 時分和空分交換的結合 339
14.1.5 公共交換電話網 339
14.2 包交換 341
14.2.1 數據報方法 342
14.2.2 虛電路方法 342
14.2.3 電路交換連接與虛電路連接 344
14.3 報文交換 345
14.4 關鍵詞與概念 346
14.5 小結 346
習題集 347
第15章 點到點協(xié)議 352
15.1 變遷狀態(tài) 352
15.2 PPP層次 353
15.2.1 物理層 353
15.2.2 數據鏈路層 353
15.3 鏈路控制協(xié)議 354
15.3.1 LCP包 354
15.3.2 選項 355
15.4 認證 355
15.4.1 PAP 356
15.4.2 CHAP 356
15.5 網絡控制協(xié)議 358
15.5.1 IPCP 358
15.5.2 其他協(xié)議 358
15.6 實例 358
15.7 關鍵詞與概念 359
15.8 小結 360
習題集 360
第16章 綜合業(yè)務數字網 364
16.1 服務 364
16.1.1 載體服務 364
16.1.2 遠程服務 364
16.1.3 附加服務 365
16.2 歷史 365
16.2.1 通過模擬網絡的語音通信 365
16.2.2 通過模擬網絡的語音和數據
通信 365
16.2.3 提供給用戶的模擬和數字服務 365
16.2.4 綜合數字網 366
16.2.5 綜合業(yè)務數字網 366
16.3 用戶到ISDN的訪問 367
16.3.1 B信道 367
16.3.2 D信道 367
16.3.3 H信道 368
16.3.4 用戶接口 368
16.3.5 功能組 369
16.3.6 參考點 371
16.4 ISDN的層次 371
16.4.1 物理層 372
16.4.2 數據鏈路層 376
16.4.3 網絡層 377
16.5 寬帶ISDN 380
16.5.1 服務 381
16.5.2 物理規(guī)范 382
16.6 ISDN的未來 382
16.7 關鍵詞與概念 383
16.8 小結 383
習題集 385
第17章 X.25 391
17.1 X.25的層次 391
17.1.1 物理層 392
17.1.2 幀層 392
17.1.3 包層 393
17.1.4 PLP包 395
17.2 與X.25有關的其他協(xié)議 399
17.2.1 X.121協(xié)議 399
17.2.2 3X協(xié)議 399
17.3 關鍵詞與概念 400
17.4 小結 400
習題集 400
第18章 幀中繼 405
18.1 引言 405
18.1.1 優(yōu)點 407
18.1.2 缺點 407
18.1.3 幀中繼的任務 408
18.2 幀中繼的操作 408
18.2.1 虛電路 408
18.2.2 網絡內部的DLCI 410
18.2.3 交換機 410
18.3 幀中繼的層次 411
18.3.1 物理層 411
18.3.2 數據鏈路層 412
18.4 擁塞控制 412
18.4.1 擁塞回避 413
18.4.2 丟棄 414
18.5 漏桶算法 414
18.6 通信量控制 416
18.6.1 訪問速率 416
18.6.2 提交突發(fā)業(yè)務量 417
18.6.3 提交信息速率 417
18.6.4 超額突發(fā)業(yè)務量 417
18.6.5 用戶速率 417
18.7 其他性質 417
18.7.1 擴展地址 418
18.7.2 FRAD 418
18.7.3 VOFR 418
18.7.4 LMI 419
18.8 關鍵詞與概念 419
18.9 小結 419
習題集 420
第19章 ATM 426
19.1 設計目標 426
19.1.1 包網絡 426
19.1.2 混合網絡通信 427
19.1.3 信元網絡 427
19.1.4 異步TDM 428
19.2 ATM的結構 428
19.2.1 虛連接 429
19.2.2 標識符 430
19.2.3 信元 430
19.2.4 連接建立與釋放 430
19.3 交換 431
19.3.1 VP交換 431
19.3.2 VPC交換 432
19.4 交換結構 433
19.4.1 縱橫制交換機 433
19.4.2 頂出交換機 433
19.4.3 榕樹交換機 434
19.4.4 Batcher榕樹交換機 435
19.5 ATM的層次 435
19.5.1 應用適配層 436
19.5.2 ATM層 441
19.5.3 物理層 443
19.6 服務類 443
19.6.1 服務質量 444
19.6.2 通信量描述符 445
19.7 ATM應用 445
19.7.1 ATM WAN 445
19.7.2 ATM LAN 445
19.8 關鍵詞與概念 447
19.9 小結 448
習題集 449
第20章 SONET/SDH 457
20.1 同步傳輸信號 457
20.2 物理配置 458
20.2.1 SONET設備 458
20.2.2 段. 線路和通路 459
20.3 SONET的層次 459
20.3.1 纖維光學層 460
20.3.2 段層 460
20.3.3 線路層 460
20.3.4 通路層 460
20.3.5 設備與層之間的關系 460
20.4 SONET的幀 461
20.4.1 幀格式 461
20.4.2 段開銷 462
20.4.3 線路開銷 463
20.4.4 通路開銷 464
20.4.5 虛擬輔助站 465
20.4.6 VT的類型 465
20.5 復用STS幀 466
20.6 應用 467
20.7 關鍵詞與概念 467
20.8 小結 467
習題集 468
第21章 網絡和網際互連設備 473
21.1 中繼器 474
21.2 網橋 475
21.2.1 網橋類型 476
21.2.2 連接不同LAN的網橋 478
21.3 路由器 478
21.4 網關 481
21.5 其他設備 482
21.5.1 多協(xié)議路由器 482
21.5.2 橋路器 483
21.5.3 交換機 484
21.5.4 路由交換機 484
21.6 路由算法 484
21.7 距離向量路由 484
21.7.1 信息共享 485
21.7.2 路由表 485
21.8 鏈路狀態(tài)路由 488
21.8.1 信息共享 488
21.8.2 Dijkstra算法 491
21.9 關鍵詞與概念 493
21.10 小結 494
習題集 494
第22章 傳輸層 501
22.1 傳輸層的職責 501
22.1.1 端到端的傳遞 502
22.1.2 尋址 502
22.1.3 可靠傳遞 503
22.1.4 流量控制 505
22.1.5 復用 507
22.2 連接 507
22.2.1 連接建立 508
22.2.2 連接終止 508
22.3 OSI傳輸協(xié)議 508
22.3.1 傳輸類 509
22.3.2 傳輸協(xié)議數據單元 509
22.3.3 面向連接和無連接服務 510
22.4 關鍵詞與概念 511
22.5 小結 511
習題集 512
第23章 OSI高層 516
23.1 會話層 516
23.1.1 會話層和傳輸層的交互 517
23.1.2 同步點 518
23.1.3 會話協(xié)議數據單元 518
23.2 表示層 519
23.2.1 翻譯 519
23.2.2 加密/解密 520
23.2.3 認證 528
23.2.4 數據壓縮 528
23.3 應用層 530
23.3.1 報文處理系統(tǒng) 530
23.3.2 文件的傳輸. 訪問和管理 531
23.3.3 虛擬終端 532
23.3.4 目錄服務 533
23.3.5 公共管理信息協(xié)議 534
23.4 關鍵詞與概念 535
23.5 小結 536
習題集 537
第24章 TCP/IP協(xié)議族:第一部分 543
24.1 TCP/IP綜述 543
24.1.1 TCP/IP和因特網 543
24.1.2 TCP/IP和OSI 544
24.1.3 封裝 544
24.2 網絡層 544
24.3 尋址 546
24.3.1 類 547
24.3.2 點分十進制表示法 548
24.3.3 具有多個地址的節(jié)點 550
24.3.4 一個因特網實例 550
24.4 子網 550
24.4.1 三層結構 552
24.4.2 掩碼 552
24.4.3 尋找子網地址 553
24.5 網絡層的其他協(xié)議 554
24.5.1 地址解析協(xié)議 554
24.5.2 逆地址解析協(xié)議 554
24.5.3 因特網控制報文協(xié)議 555
24.5.4 因特網組報文協(xié)議 555
24.6 傳輸層 556
24.6.1 用戶數據報協(xié)議 556
24.6.2 傳輸控制協(xié)議 557
24.7 關鍵詞與概念 559
24.8 小結 559
習題集 560
第25章 TCP/IP協(xié)議族:第二部分,
應用層 568
25.1 客戶服務器模型 568
25.1.1 客戶 569
25.1.2 服務器 569
25.2 BOOTP和DHCP 569
25.2.1 引導程序協(xié)議 569
25.2.2 動態(tài)主機配置協(xié)議 569
25.3 域名系統(tǒng) 570
25.4 TELNET 572
25.5 文件傳輸協(xié)議 574
25.6 簡單文件傳輸協(xié)議 575
25.7 簡單郵件傳輸協(xié)議 575
25.7.1 用戶代理 576
25.7.2 尋址 576
25.7.3 郵件傳輸代理 577
25.7.4 多用途因特網郵件擴展 577
25.7.5 郵局協(xié)議 578
25.8 簡單網絡管理協(xié)議 579
25.8.1 概念 579
25.8.2 管理信息結構 580
25.8.3 管理信息庫 580
25.8.4 簡單網絡管理協(xié)議 580
25.9 超文本傳輸協(xié)議 581
25.9.1 HTTP事務 582
25.9.2 報文 582
25.9.3 請求報文 582
25.9.4 響應報文 582
25.9.5 統(tǒng)一資源定位符 582
25.10 萬維網 584
25.10.1 超文本和超媒體 584
25.10.2 瀏覽器體系結構 585
25.10.3 靜態(tài)文檔 585
25.10.4 HTML 585
25.10.5 動態(tài)文檔 587
25.10.6 公共網關接口 588
25.10.7 活動文檔 588
25.10.8 Java 589
25.11 關鍵詞與概念 589
25.12 小結 590
習題集 591
附錄A ASCII編碼 599
附錄B 數制系統(tǒng)和變換 602
附錄C 二進制數的表示 608
附錄D 傅立葉分析 614
附錄E 差錯檢測的硬件設備 617
附錄F 霍夫曼編碼 622
附錄G LZW壓縮方法 627
附錄H 下一代TCP/IP協(xié)議族:IPv6
和ICMPv6 633
附錄I 生成樹 643
參考文獻 647
術語 649
索引 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