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先生是一位篤實敦厚,人們樂于親近的博大長者,搖起筆來卻娓娓動聽,光華四射。他具有褒衣博帶從容不迫的齊魯風格和涵蓋氣象,從來不矜奇、不炫博,腳踏實地,做起學問來,一定要“竭譯而絕”,這四個字正是表現(xiàn)他上下求索的精神,如果用來作為度人的金針,亦是再好沒有的。蔡德貴,1945年7月生,山東招遠人。現(xiàn)為山東大學教授、巴哈伊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山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文史哲》主編。1970年3月本科畢業(yè)于北京大學阿拉伯語專業(yè),1982年研究生畢業(yè)于山東大學中國哲學專業(yè),獲哲學碩士學位。先后在科威特、埃及、美國、瑞士、沙特阿拉伯、以色列、日本和香港、澳門訪問研究、工作和參加學術活動。主要社會兼職有:中國社會科學院巴哈伊研究中心學術委員和東方文化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浙江大學哲學系兼職教授、教育部“九五”、“十五”規(guī)劃宗教學科評審組專家、華夏文化促進會理事、中央電視臺特約制片人、山東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專家組成員、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理事、中國宗教學會理事、中國阿拉伯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教育家協(xié)會理事、香港國際教育中心顧問、臺灣儒學青年會顧問、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學會常務理事、山東哲學學會副會長兼常務理事、山東東方哲學研究會理事長、山東高校學報研究會理事長、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科研處長、濟南伊斯蘭教經學院教授、漳州師范學院教授和學術委員、中國國際交流出版社特約顧問等。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哲學和東方哲學、宗教。主要著作有:《十大思想家》(合著)、《秦漢齊學》(合著)、《修身之道》、《阿拉伯哲學史》、《沙漠里的沉思——阿拉伯人的哲學與宗教》、《中國哲學流行曲》、《道統(tǒng)文化新編》(合著)、《季羨林傳》、《當代伊斯蘭阿拉伯哲學研究》(主編和主要作者)、《當代新興巴哈伊教研究》、《季羨林師友錄》,發(fā)表學術論文140余篇,主編有《東方著名哲學家評傳》5卷、《阿拉伯近現(xiàn)代哲學》、《世界哲學家詞典》、《東方思想寶庫》、《中國儒學年鑒》等多部。本書是季羨林先生的傳記,該書以紀實的手法,詳細地講述了季羨林先生曲折的求學生涯,以及他的學術研究、業(yè)余生活等等,再現(xiàn)了一位治學嚴謹、生活豐富多彩的學界泰斗的形象。全書共12章,內容極為豐富,從鄉(xiāng)土情深到留德十年,從學習、生活、尊師重道到教書育人,展示了季老極其豐富的人生閱歷、廣博精深的學術造詣和廣泛的情趣,表現(xiàn)了他純厚、質?擁男愿裉卣骱透呱械牡賴路綬丁<糾洗?20世紀30年代發(fā)表散文至今,寫了許多或長或短的優(yōu)美篇章。這些散文不僅表現(xiàn)了他的真情實感,也反映了中國近一個世紀知識分子的心態(tài),恰當?shù)匾?,就很自然地表現(xiàn)了以季羨林為代表的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風貌: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坦蕩清純淡如水的“君子之交”,耐得住寂寞、“衣帶漸寬終不悔”的求索精神,能屈能伸堅忍頑強的意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精神境界等。引文的選擇,“化而用之”,實際就是一個濃縮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