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宣傳玄武湖文化的書,實際上也是建國后第一部公開問世的、比較系統(tǒng)地介紹玄武湖歷史演變的史書。既是史書,當然書中所載均是史實,均有出處,絕無“戲說”的成分;而書名之所以冠以“趣史”二字,是因為作者自己也不喜歡正襟危坐、一本正經地說史,而是希望比較輕松愉快地、像聊天似的來鋪展玄武湖那秀美、雋永的歷史畫卷。所以本書采用了“化整為零”的寫法,按時間順序排列篇目,每篇既可獨立成章,又與各篇渾然一體,重要問題分幾個側面去寫,最終給讀者以完整印象。在內容上,作者要求本書通俗性與學術性并存,這表現在三個方面:一、近年來有關玄武湖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本書中都有反映。二、不回避玄武湖研究中有爭議的問題,并提出自己的觀點與看法。這些觀點與看法自然只是一家之言,正確與否,還需要時間的檢驗,因此歡迎讀者提出不同意見。三、力求行文的樸實、平易,有可讀性,使不同層次的讀者都能感興趣。對我來說,玄武湖本身就是一部大書,它的內容涉及到方方面面:十幾年來,我讀這本大書始終是興趣盎然、欲罷不能。即使在5年前,我與我的同事們編撰完成了《玄武湖志》之后,我依然覺得這部大書沒有讀完,我依然從中有新的發(fā)現、新的收獲。歷史研究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豐富自己、修正自己的過程。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加深著對玄武湖的理性認識,并感覺到它的豐厚文化遺存遠沒有被發(fā)掘、被利用。“知道玄武湖的人太多了,了解它的人又太少了!” 面對這樣的感嘆,作為一個玄武湖史的研究者,有責任去宣傳它、介紹它,以讓更多的人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