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 述
1.1 TMS320系列
1.2 TMS320F206簡介
1.3 'F206的主要性能
第2章 硬件結構
2.1 總線結構
2.2 中央處理單元
2.2.1 輸入比例部分
2.2.2 乘法部分
2.2.3 中央算術邏輯部分
2.2.4 輔助寄存器算術單元(ARAU)
2.2.5 狀態(tài)寄存器ST0和STl
2.3 存儲器和I/O空間
2.4 程序控制
2.5 片內外設
2.6 掃描邏輯電路
第3章 存儲器和I/O空間
3.1 概 述
3.2 程序存儲器
3.3 局部數(shù)據(jù)存儲器
3.3.1 數(shù)據(jù)頁0的地址映射
3.3.2 與外部局部數(shù)據(jù)存儲器接口
3.4 全局數(shù)據(jù)存儲器
3.5 引導加載程序
3.6 I/O空間
3.7 利用HOLD操作實現(xiàn)直接存儲器訪問
3.8 器件專用信息
第4章 程序控制
4.1 程序地址的產生
4.2 流水線操作
4.3 分支、調用及返回
4.3.1 五條件的分支、調用及返回
4.3.2 有條件的分支、調用及返回
4.4 重復單條指令
4.5 中 斷
4.5.1 中斷操作
4.5.2 中斷向量
4.5.3 可屏蔽中斷
4.5.4 中斷標志寄存器(1FR)
4.5.5 中斷屏蔽寄存器(1MR)
4.5.6 中斷控制寄存器(1CR)
4.5.7 不可屏蔽中斷
4.5.8 中斷月艮務程序(1SR)
4。5.9 中斷延時
4.6 復位操作
4.7 降低功耗模式
4.7.1 降低功耗模式的正常終止
4.7.2 在HOLD操作時終止降低功耗模式
第5章 尋址方式
5;1 立Bp尋址方式
5.2 直接尋址方式
5。3 間接尋址方式
第6章 指令集
6.1 指令集概述.
6.2 指令描述中的符號、縮寫及說明
6.3 指令描述.
第7章 片內外設
7.1 片內外設的控制
7.2 時鐘發(fā)生器
7.3 CLKOUTl引腳控制CLK寄存器
7.4 定時器
7.4.1 定時器的操作
7.4.2 定時器控制寄存器(TCR)
7.4.3 定時器計數(shù)器寄存器(TIM)與定時器周期寄存器(PRD)
7.4.4 設置定時器中斷速率
7.4.5 定時器的硬件復位
7.5 等待狀態(tài)產生器
7.5.1 利用READY信號產生等待狀態(tài)
7.5.2 利用’F206等待狀態(tài)產生器產生等待狀態(tài)
7.6 通用I/O引腳—
7.6.1 輸入引腳BIO
7.6.2 輸出引腳XF
7.6.3 輸入/輸出弓I腳100,101,102,103
第8章 同步串行口
8.1 同步串行口概述——
8.2 部件與基本操作
8.2.1 信 號
8.2.2 FIFO緩存器與寄存器
8.2.3 中 斷
8.2.4 基本操作
8.3 端口的控制與復位
8.4 FIFO緩存器內容的管理
8.5 發(fā)送部分的操作
8.6 接收部分的操作
8.7 查 錯
第9章 異步串行口
9.1 異步串行口概述
9.2 部件與基本操作
9.2.1 信 號
9.2.2 波特率發(fā)生器
9.2.3 寄存器
9.2。4 中 斷
9.2.5 基本操作
9.3 端口的控制與復位
9.3.1 異步串行口控制寄存器(ASPCR)-
9.3.2 I/O狀態(tài)寄存器(10SR)
9.3.3 波特率除數(shù)寄存器(BRD)
9.3.4 利用自動波特率檢測-
9.3.5 103,102,101,100引腳的使用
9.3.6 中斷的使用
9.4 發(fā)送部分的操作
9.5 接收部分的操作
第10章 ’F206的調試環(huán)境
10.1 概 述
10.2 仿真電路設計
10.3 代碼的生成
10.3.1 代碼生成工具簡介
10.3.2 代碼生成及管理工具的使用
10.4 調試軟件的使用
10。4.1 調試器簡介
10.4.2 調試器各窗口功能說明
10.4.3 常用調試器命令
10.5 程序下載
第11章 ’F206開發(fā)應用實例
11.1 系統(tǒng)簡介
11.2 系統(tǒng)硬件設計
11.2.1 系統(tǒng)硬件結構
11.2.2 通用I/O口擴展
11.2.3 數(shù)據(jù)采集部分
11.2.4 打印驅動
11.2.5 時鐘電路
11.2.6 液晶顯示器
11.2.7 其他電路
11.3 系統(tǒng)軟件設計與調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