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德國古典哲學研究的現(xiàn)代價值
第一篇 康德開創(chuàng)的德國哲學革命的持續(xù)發(fā)展進程
一、康德開創(chuàng)的德國哲學革命持續(xù)發(fā)展的社會基礎
二、從法國唯物主義向德國唯心主義的過渡
1 問題的提出
2 法國唯物主義的基本成就和基本矛盾
3 法國唯物主義的基本矛盾的理論根源
4 從法國唯物主義向德中唯心主義的過渡——休謨的懷疑論
三、德國唯心主義對法國唯物主義的勝利復辟
1 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在反歡欣鼓舞不可知論中向對立面的轉化——康德的物自體不可知論
2 從背離唯物主義的反映論走向主觀唯心主義的復辟——費希特哲學
3 從主觀唯心主義向客觀唯心主義的轉化——謝林哲學
4 德中唯心主義對法國唯物主義的“勝利的和富有內容的復辟”——黑格爾的辯證哲學
四、德國哲學革命持續(xù)發(fā)展的邏輯進程
1 探索哲學發(fā)展的邏輯進程是哲學研究的重要課題
2 德國哲學革命面臨的根本問題——主體和客體如何可能是一致的?
3 德國哲學革命的邏輯進程——主體能動性和客體制約性的矛盾運動(從康德到費爾巴哈)
4 午國哲學革命進展的最后成果和邏輯結論——馬克思的“實踐的唯物主義”
5 幾點方法論的結論
五、德國哲學革命進程中的理性主義和意志主義
1 西歐近代早期性主義哲學主義和意志主義
2 休謨懷疑論對未來哲學和意志主認操學的共同源頭
3 康德哲學作為理性主義哲學和意志主義哲學的共同源頭
4 費希特哲學和謝林哲學為理性主義哲學和意志主義哲學發(fā)育的共同環(huán)節(jié)
5 黑格爾學和叔本華哲學作為從康德經過費希特到謝林的哲學發(fā)展的結果
6 理性主義和意志主義兩大對立思潮的內容上的重合、交叉和互補
7 在系統(tǒng)的研究中的場棄
第二篇 康德批判哲學的體系和基石
一、康德的生平和思想發(fā)展歷程
1 生平和著作
2 思想發(fā)展歷程
二、康德哲學體系問題
1 作為科學的“自然——道德形而上學體系”
2 作為“人類學”的哲學體系
3 批判哲學體系
三、研計《純粹理性批判》一書的意義和方法
四、《純粹理性批判》兩版序文解讀
……
五、 康德范疇先驗演繹的構成問題
第三篇 黑格爾理性哲學的體系和基石
一、 如何認識黑格爾哲學的階級本質
二、 黑格爾哲學體系問題
三、 《哲學全書綱要》中的邏輯學體系
四、 黑格爾邏輯學的對象和辯證法之成為一門科學
五、 黑格爾建立邏輯學體系的方法論原則
六、 黑格爾邏輯學中的主體性
七、 黑格爾關于認識論研究的原則
八、 黑格爾哲學史觀再認識
附錄:黑格爾邏輯學部分術語通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