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根澤,字雨亭,1900年生于河北深縣一個世代務農的家庭。他在十足歲以后才上小學。因為家庭經濟拈據,學習很不正常,有時休學,有時跳級,時斷時續(xù)??忌仙羁h中學后,以無力繳學雜費而中輟;考上河北省立第一師范后,又因患病而中途休學??傆嬛行W共讀了八年,卻一直沒有取得正式的學歷。后來就隨居家侍母的本縣學者武錫玨學習經史和古典詩文,前后又有二三年之久。武先生是桐城派學者吳汝綸的弟子,國學上很有修養(yǎng),羅先生在這一時期,開始練習寫作一些有關先秦諸子的文章。武先生在母親死后,出外工作,羅先生為生計計,就任本縣高級小學國語教師,卻又因無學歷而受到歧視。1925年,武先生赴河北大學中文系任教授,羅先生遂考入該系學習,同時在中學里兼課,以資彌補生活上的困難。當時時局混亂,學校時辦時停,他自己也因經濟的原因,時讀時輟。1927年考取清華大學研究院國學門,后又投考燕京大學國學研究所,該所每月有些津貼,可以解除生活上的困難。這樣他就在兩所學校里同時攻讀,直到1929年于此二處同時畢業(yè)。在這期間,他接觸了不少名師。在清華時,讀的是“諸子科”,指導導師為梁啟超先生,梁先生去世后,改由陳寅恪先生指導。在燕京時,讀的是“中國哲學”,指導導師為馮友蘭先生和黃子通先生。他在學術觀點和研究方法上,曾受梁、馮二人的影響,尤以梁啟超的影響為大。那時他已在從事中國文學批評史方面的研究,因而也向正任教于燕京大學國學研究所的郭紹虞先生請益。研究院畢業(yè)后,羅先生由學長劉盼遂先生介紹,赴河南大學任教。這時他已有著述和一定的名聲,所以到任之后就得到了“教授”的職稱。此后,也就再沒有離開過高等教育界,先后曾在天津女子師范學院、河北大學、中國大學、安徽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西北聯(lián)合大學、中央大學以及后來的南京大學等處任教,開設過中國文學史、中國文學批評史、諸子概論、國學概要、中國學術史等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