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計算機網絡概述 1
1.1 計算機網絡的產生與發(fā)展 1
1.1.1 計算機網絡的產生 1
1.1.2 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 1
1.2 計算機網絡的定義及其功能 3
1.2.1 計算機網絡的定義 3
1.2.2 計算機網絡的功能 4
1.3 計算機網絡分類 4
1.3.1 局域網(LAN) 5
1.3.2 城域網(MAN) 5
1.3.3 廣域網(WAN) 5
1.4 計算機網絡組成 6
1.4.1 服務器 6
1.4.2 客戶機 6
1.4.3 對等機 6
1.4.4 實體 6
1.4.5 網絡操作系統(tǒng) 6
1.4.6 對等網絡 7
1.4.7 基于服務器的網絡 7
1.4.8 網絡服務 7
1.4.9 網絡設備 7
1.4.10 協(xié)議 7
1.5 計算機網絡服務 7
1.5.1 文件服務 8
1.5.2 打印服務 9
1.5.3 報文服務 9
1.5.4 應用服務 10
1.5.5 數(shù)據(jù)庫服務 10
1.5.6 集中式與分布式網絡服務 11
第2章 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13
2.1 網絡體系結構 13
2.1.1 體系結構層次化 13
2.1.2 開放系統(tǒng)互聯(lián)參考模型 14
2.1.3 網絡協(xié)議與接口 18
2.1.4 局域網體系結構 19
2.1.5 協(xié)議工程 21
2.2 物理層 22
2.2.1 物理拓撲結構 22
2.2.2 傳輸介質 27
2.2.3 信道與數(shù)據(jù)通信 32
2.2.4 交換技術與復用技術 42
2.2.5 物理層接口和協(xié)議 51
2.3 數(shù)據(jù)鏈路層 61
2.3.1 HDLC協(xié)議 62
2.3.2 介質訪問控制 67
2.3.3 連接服務 70
2.4 網絡層 74
2.4.1 編址 75
2.4.2 交換方式 77
2.4.3 路由查找與選擇 77
2.4.4 連接服務 78
2.4.5 網關服務 79
2.5 傳輸層 79
2.5.1 地址/名字轉換 80
2.5.2 編址方案 80
2.5.3 分段與合段 81
2.5.4 連接服務 81
2.6 會話層. 表示層和應用層 82
2.6.1 會話層 82
2.6.2 表示層 83
2.6.3 應用層 90
第3章 以太網與高速以太網 92
3.1 以太網 92
3.1.1 以太網技術規(guī)范 92
3.1.2 10Base-T網絡組成 98
3.2 快速以太網 99
3.2.1 100Base-T 100
3.2.2 100Base-VG 102
3.3 吉比特以太網 104
3.3.1 主要特點 105
3.3.2 標準 105
3.3.3 協(xié)議 106
3.3.4 遷移和升級方案 107
3.3.5 設備 108
3.4 10吉比特以太網 109
3.4.1 技術規(guī)范 110
3.4.2 主要特點 113
3.4.3 應用形式 113
3.4.4 升級方案 114
第4章 令牌環(huán)網和FDDI 116
4.1 令牌環(huán)網技術規(guī)范 116
4.1.1 物理層 116
4.1.2 介質訪問控制方法 117
4.2 令牌環(huán)網絡組成 121
4.3 FDDI技術規(guī)范 123
4.4 FDDI網絡組成 132
第5章 交換式網絡 134
5.1 集線器技術 135
5.1.1 基本原理 135
5.1.2 分類 135
5.1.3 結構 138
5.1.4 特性 138
5.2 交換機技術 139
5.2.1 交換技術的產生與發(fā)展 139
5.2.2 交換機的基本原理 141
5.2.3 交換機的分類和功能 143
5.2.4 交換機的實現(xiàn)技術 144
5.2.5 三層交換技術 145
5.2.6 交換機主要技術指標解析 149
5.3 虛擬局域網VLAN 155
5.3.1 虛擬局域網基礎 155
5.3.2 虛擬局域網技術 157
5.4 路由器技術 159
5.4.1 路由器基礎 159
5.4.2 路由器主要技術 162
5.4.3 路由器主要特性 166
5.4.4 交換式路由器 167
5.5 交換式網絡組網技術 168
5.5.1 交換機組網技術 168
5.5.2 交換機和路由器配置技術 170
第6章 無線局域網 173
6.1 無線局域網概況 173
6.2 無線局域網標準 175
6.3 擴頻通信基本原理 178
6.4 無線局域網組網方式 180
6.5 無線局域網的應用與發(fā)展 182
第7章 廣域網絡 184
7.1 分組交換網 184
7.1.1 概述 184
7.1.2 X.25建議 185
7.1.3 組成及用戶接入 189
7.1.4 中國公用分組交換網(CHINAPAC) 190
7.1.5 中國公用數(shù)字數(shù)據(jù)網(CHINADDN) 194
7.2 幀中繼網絡 195
7.2.1 概述 195
7.2.2 基本原理 197
7.2.3 組成及用戶接入 198
7.2.4 業(yè)務應用 201
7.3 綜合業(yè)務數(shù)據(jù)網(ISDN) 202
7.3.1 概述 202
7.3.2 組成 203
7.3.3 業(yè)務功能 206
第8章 ATM網絡 207
8.1 ATM網絡基本概念與原理 207
8.1.1 基本概念與特點 207
8.1.2 基本工作原理 208
8.1.3 協(xié)議參考模型 210
8.1.4 發(fā)展概況 212
8.2 ATM交換技術 213
8.2.1 基本原理 213
8.2.2 交換機基本組成 214
8.2.3 ATM交換結構 215
8.3 ATM網絡互聯(lián)技術 216
8.3.1 ATM網絡互聯(lián)基本原理 216
8.3.2 ATM網絡基本連接 217
8.3.3 ATM網絡互聯(lián)基本協(xié)議 218
8.3.4 ATM網絡互聯(lián)基本連接方法 219
第9章 TCP/IP協(xié)議 221
9.1 TCP/IP體系結構 221
9.1.1 TCP/IP結構功能 221
9.1.2 TCP/IP協(xié)議數(shù)據(jù) 222
9.1.3 TCP/IP重要概念 222
9.2 網絡層協(xié)議 223
9.2.1 IP地址 223
9.2.2 IP地址解析 227
9.2.3 IP數(shù)據(jù)報及傳輸 229
9.2.4 差錯與控制報文協(xié)議 231
9.2.5 IP路由選擇 232
9.2.6 路由算法 235
9.2.7 路由選擇協(xié)議 237
9.2.8 IP QoS 242
9.2.9 下一代網際協(xié)議IPv6 244
9.3 傳輸層協(xié)議 248
9.3.1 傳輸層基本原理 248
9.3.2 傳輸控制協(xié)議TCP 249
9.3.3 用戶數(shù)據(jù)報協(xié)議UDP 254
第10章 Internet與Intranet 256
10.1 Internet 256
10.1.1 概述 256
10.1.2 接入 258
10.1.3 地址 267
10.1.4 域名系統(tǒng) 270
10.1.5 服務系統(tǒng) 272
10.1.6 新技術 278
10.2 Intranet 282
10.2.1 概述 282
10.2.2 網絡組成 285
10.2.3 數(shù)據(jù)庫 286
10.2.4 管理 290
10.2.5 網絡實施 290
10.2.6 Extranet 292
第11章 計算機網絡安全和管理 298
11.1 計算機網絡安全 298
11.1.1 網絡安全威脅 298
11.1.2 網絡安全內容 298
11.1.3 網絡安全體系結構 299
11.1.4 網絡安全協(xié)議 303
11.1.5 網絡安全技術 304
11.2 計算機網絡管理 307
11.2.1 網絡管理基礎 308
11.2.2 網絡管理軟件 309
11.2.3 網絡管理技術 309
11.2.4 網絡管理產品 312
第12章 計算機網絡工程 316
12.1 網絡規(guī)劃與設計 316
12.2 網絡系統(tǒng)集成 324
12.3 網站建設 326
12.3.1 一般原則 326
12.3.2 基礎設施建設 327
12.3.3 操作系統(tǒng)選擇 328
12.3.4 域名申請 330
12.3.5 服務器配置 330
12.3.6 主流服務配置 336
12.3.7 主頁設計與制作 342
12.4 校園網構建 348
12.4.1 基本內容 348
12.4.2 網絡架構分析 351
參考文獻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