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紀、尤其是二戰(zhàn)以后,以“大眾文化”為主體的娛樂產業(yè)的發(fā)展壯大和不斷蔓延,成為20世紀美國社會文化歷史的一個顯著特征。美國人常說:“讓德國人和日本人去制造物品吧,我們美國人只從事展示?!卑殡S著現代主義向后現代主義、生產至上向消費主義的轉變,以“展示”為主要標志的大眾文化在美國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其產品的不斷輸出,使得娛樂業(yè)在美國成為僅次于軍火業(yè)的第二大對外輸出產業(yè)。它所制造和傳播的資訊、產品和意象,差不多成為當代美國文化的象征。其中,以好萊塢電影為主體的影視產品,無疑又是美國娛樂產業(yè)的一個支柱。事實上,從一百多年的世界電影史來看,好萊塢電影至今已經發(fā)展成為一種全球性的通用語言。它在不同題材和類型的變換過程中,反映著不同階層的民主訴求和政治認同,體現著不同階段的時代精神;它在表現人們的日常生活的同時,反過來又型塑著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態(tài)度、行為規(guī)范和審美趣味;它在千方百計爭取更廣大觀眾的同時,又培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屬于自己的特定觀眾;它想像性地制造了各式各樣的角色類型,同時也就推出了作為消費主義時代之偶像和英雄的無數明星。近年來,講求大投入大制作的好萊塢電影更是把這一產業(yè)推向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它所注重的不再僅僅是制作的內容,而是制作的方式,不再僅僅是銷售的對象,而是銷售的技巧,從而刺激著人們的想像力,引導著當今美國社會文化和消費的主潮。1998年,美國電影學院(AmericanFilmInstitute)組織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評選活動,由1500多位影評人、演員和電影制作人對1912年到1996年的400多部電影進行評選,從中評選出本世紀100部佳片。本書依據此次評選結果,對這100部經典電影作了較為詳盡的介紹和評述,使讀者通過好萊塢經典電影這一視窗了解20世紀美國的社會、政治和文化的發(fā)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