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1.1 現(xiàn)澆混凝土結構發(fā)展概況
1.2 混凝土結構分類
1.2.1 結構體系分類
1.2.2 樓蓋結構分類
1.2.3 施工工藝分類
2.模板、鋼筋、混凝土技術
2.1 模板技術
2.1.1 模板的作用與要求
2.1.1.1 作用
2.1.1.2 要求
2.1.2 模板技術的分類
2.1.2.1 組合式模板
2.1.2.2 工具式模板
2.1.2.3 永久式模板
2.1.3 模板結構設計計算
2.1.3.1 模板結構設計原則和計算依據
2.1.3.2 作用在模板系統(tǒng)上的荷載分析
2.1.3.3 模板結構剛度要求
2.1.3.4 組合式模板計算方法
2.1.3.5 大模板結構計算
2.1.3.6 滑動模板結構計算
2.1.3.7 爬升模板結構計算
2.2 鋼筋連接技術
2.2.1 鋼筋焊接連接
2.2.1.1 豎向鋼筋電渣壓力焊接
2.2.1.2 水平鋼筋窄間隙焊接
2.2.1.3 全封閉自動鋼筋豎、橫向電渣焊
2.2.1.4 鋼筋氣壓焊接
2.2.2 鋼筋機械連接
2.2.2.1 鋼筋套筒擠壓連接
2.2.2.2 鋼筋螺紋套筒連接
2.3 混凝土技術
2.3.1 高強混凝土
2.3.1.1 高強混凝土的特點
2.3.1.2 原材料選用
2.3.1.3 高強混凝土的配制
2.3.1.4 澆筑與養(yǎng)護、檢驗_
2.3.1.5 高強混凝土應用實例
2.3.2 高性能混凝土
2.3.2.1 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選用
2.3.2.2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
2.3.2.3 高性能混凝土應用實例
2.3.3 泵送混凝土施工技術
2.3.3.1 原材料選用
2.3.3.2 泵送混凝土配制設計
2.3.3.3 泵送混凝土的拌制和運送
2.3.3.4 混凝土泵送設備的選型、布置和輸送管配管設計
2.3.3.5 泵送混凝土施工
3.現(xiàn)澆混凝土結構工藝體系的施工
3.1 框架結構工藝體系施工
3.1.1 模板工程施工
3.1.1.1 組合式模板施工
3.1.1.2 工具式模板施工
3.1.2 鋼筋工程施工
3.1.3 混凝土工程施工
3.1.4 現(xiàn)澆框架結構工程施工允許偏差
3.2 剪力墻結構工藝體系施工
3.2.1 大模板工程施工
3.2.1.1 流水段的劃分與模板的配備
3.2.1.2 安裝前的準備工作
3.2.1.3 鋼筋安裝工程
3.2.1.4 大模板的安裝
3.2.1.5 墻體混凝土澆筑與養(yǎng)護
3.2.1.6 樓板施工
3.2.1.7 冬期施工要點
3.2.1.8 大模板的拆除及外墻裝飾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項
3.2.1.9 質量與安全要求
3.2.2 滑動模板施工
3.2.2.1 滑模裝置的制作與組裝
3.2.2.2 墻體結構滑模施工
3.2.2.3 樓板結構的施工
3.2.2.4 滑模施工質量與安全要求
3.2.3 爬升模板施工
3.2.4 隧道模施工
3.2.4.1 隧道模的組裝
3.2.4.2 施工工藝
3.2.4.3 工程實例
3.3 框架一剪力墻結構工藝體系施工
3.3.1 模板工程
3.3.2 鋼筋與混凝土工程
3.4 簡體結構工藝體系施工
3.4.1 筒體結構的施工特點和方案選擇
3.4.1.1 施工特點
3.4.1.2 施工方案的選擇
3.4.2 豎向結構模板技術
3.4.2.1 組合式模板整體升降工藝
3.4.2.2 爬升模板施工
3.4.2.3 滑動模板施工實例
3.4.2.4 電梯井筒筒模施工
3.4.3 水平結構模板技術
3.4.3.1 壓型鋼板永久性模板施工
3.4.3.2 預制預應力混凝土薄板模板施工
3.4.3.3 預制雙鋼筋混凝土薄板模板施工
3.4.3.4 預制冷軋扭鋼筋混凝土薄板模板施工
3.4.4 鋼筋連接技術
3.4.5 混凝土技術
3.4.6 國內高度在300m以上的筒體結構施工實例
4.預應力混凝土技術
4.1 材料、錨具、連接器及機具設備
4.1.1 材料
4.1.1.1 鋼材
4.1.1.2 金屬螺旋管
4.1.2 錨具和連接器
4.1.2.1 錨具
4.1.2.2 常用連接器
4.1.3 張拉設備和配套機具
4.1.3.1 液壓千斤頂
4.1.3.2 預應力用高壓油泵
4.2 有粘結后張預應力混凝土技術
4.2.1 工藝原理
4.2.2 預留孔道
4.2.2.1 孔道成型方法
4.2.2.2 灌漿孔、排氣孔與泌水管的設置
4.2.3 預應力筋制作
4.2.3.1 鋼絲下料、編束和墩頭
4.2.3.2 鋼絞線下料與編束
4.2.3.3 鋼絞線固定端錨具組裝
4.2.4 穿束
4.2.4.1 穿束時機
4.2.4.2 穿束方法
4.2.5 預應力筋張拉與錨固
4.2.5.1 張拉依據和要求
4.2.5.2 預應力筋張拉方式
4.2.5.3 預應力筋張拉順序
4.2.6 孔道灌漿
……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