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第一章 中國共產黨產生的必然性
一 雙重危機下的近代中國
二 艱難曲折的探索之路
三 中國工人階段級的產生與發(fā)展
四 五四時期的抉擇
五 中國共產黨的產生
第二章 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地位的必然性
一 近代中國人對政黨政治的認識與實踐
二 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地位的歷史形成
三 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地位的理論基礎
四、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
第三章 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
一 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
二 毛澤東思想與鄧小平理論對馬克思主義的偉大貢獻
三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是一脈相承的科學體系
四 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的特征
第四章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貢獻
一 民族的解放和國家的獨立
二 新型制度的確立
三 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
四 生產力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
五 國際地位的提高和推動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
第五章 中國共產黨在革命與建設中的歷史經驗
一 堅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是我們的事業(yè)勝利前進的根本保證
二 一切從實際出發(fā),走自己的路
三 必須全面、正確、積極地貫徹執(zhí)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四 必須把集中力量發(fā)展社會生產力擺在首要地位
五 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
六 必須建立和完善適應生產力發(fā)展要求的經濟制度和經濟體制
七 必須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八 必須堅持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共同進步
九 必須維護和保持安定團結的社會政治局面,正確處理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三者之間的關系
十 必須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爭取一個長期的和平國際環(huán)境
十一 必須把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改革和建設的根本出發(fā)點
第六章 中國共產黨的基本精神
一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二 緊跟時代、勇于創(chuàng)新的開拓精神
三 知難而進、一往無前的無畏精神
四 艱苦奮斗、務求實效的犧牲精神
五 淡泊名列、無私奉獻的集體精神
六 中國共產黨基本精神的特征
第七章 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建設中國共產黨
一 “三個代表”是面向新世紀的必須抉擇
二 “三個代表”思想的基本內涵
三 “三個代表”思想對馬克思主義的新發(fā)展
四 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加強黨的建設
結語 中國共產黨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流砥柱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