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社會學人文社會科學哲學

人文社會科學哲學

人文社會科學哲學

定 價:¥25.00

作 者: 歐陽康主編
出版社: 武漢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當代人文社會科學哲學叢書
標 簽: 哲學社會科學

ISBN: 9787307032163 出版時間: 2001-09-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0cm 頁數: 266 字數:  

內容簡介

  當代科學發(fā)展的重要趨勢是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迅速發(fā)展起來并走到科學的前沿,成為當代大科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相應地,人文社會科學哲學也日益凸現出來并成為當代哲學的重要前沿分支。然而我國哲學界在這方面的研究嚴懲滯后,迄今尚少見這方面的專門學術著述。正是有感于此,我們組織編撰了這套當代人文社會科學哲學叢書。

作者簡介

暫缺《人文社會科學哲學》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當代大哲學體系中的人文社會科學哲學
一、 從人文社會科學到人文社會科學哲學
二、 人文社會科學哲學到基本規(guī)定
三、 人文社會科學哲學研究的基本思路
四、 當代人文社會科學哲學研究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 西方人文社會科學哲學概觀
一、 西方人文社會科學哲學的發(fā)展歷程
二、 當代西方人文社會科學哲學討論的主要問題
三、 后現代主義與人文社會科學
第三章 馬克思主義關于人文社會科學哲學的思想概述
一、 人文社會科學及其哲學基礎的批判
二、 唯物史觀的理論構建
三、 作為人文社會科學哲學的唯物史觀
第四章 人文社會科學的性質和對象
一、 關于人文社會科學的定位
二、 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
三、 人文社會科學的特殊性質
第五章 人文社會科學的結構與功能
一、 人文社會科學的基本結構
二、 人文社會科學的主要功能
三、 人文社會科學的功能實現
四、 人文社會科學的結構優(yōu)化與功能強化
第六章 人文社會科學的進化發(fā)展
一、 人文社會科學進化發(fā)展的界定
二、 人文社會科學進化發(fā)展的動力
三、 人文社會科學進化發(fā)展的內在機制和發(fā)展模型
第七章 人文社會科學家與人文社會科學共同體
一、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主體的層次體
二、 人文社會科學家的個人素質
三、 人文社會科學共同體的基本特征
四、 人文社會科學共同體的組織原則、組合方式與內部結構
第八章 人文社會科學的客觀性與主觀性
一、 圍繞人文社會科學中的客觀性與主觀性的爭論
二、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活動的結構分析
三、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主體性的發(fā)展與客觀性的實現
第九章 人文社會科學的真理性與合理性
一、 人文社會科學的真理性
二、 人文社會科學的合理性
三、 真理性與合理性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的內在統(tǒng)一性
第十章 人文社會科學的滯后性與超前性
一、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滯后性
二、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超前性
三、 超前研究與滯后研究相統(tǒng)一的可能途徑
第十一章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的說明與理解
一、 問題的提出及其實質
二、 說明與理解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 說明與理解走向統(tǒng)一的可能途徑
第十二章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的認知與評價
一、 認知與評價問題的由來及其實質
二、 社會認知及其科學化
三、 社會評價及其合理化
四、 在社會認知與社會評價之間保持張力
第十三章 人文社會科學的科學性與意識形態(tài)性
一、 意識形態(tài)的基本規(guī)定和基本功能
二、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意識形態(tài)性
三、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非意識形態(tài)性
四、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科學性與意識形態(tài)性的統(tǒng)一
第十四章 人文社會科學的范式轉換與學科際溝通
一、 人文社會科學范式的含義和特點
二、 人文社會科學范式的結構與功能
三、 人文社會科學范式轉換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四、 學科際溝通與人文社會科學范式轉換的可能性
第十五章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評價與檢驗
一、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對象性特征
二、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評價
三、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檢驗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