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社會學史》(修訂本)第一版分三篇,共14章?,F在的修訂版,保持三篇的格局未變,只是在前兩篇里各增加了一章新內容。具體地說,第一篇是寫社會學產生和形成時期的西方社會學家及其理論觀點,在這一部分介紹了法國、英國和德國的社會學家,限于當時的情況,沒有把意大利的社會學家帕累托的理論包括進來。這次的修訂本增加了關于帕累托普通社會學思想的一章,即第七章。目前關于帕累托方面的材料開始多了起來,不過讀起來感到有些凌亂,《外國社會學史》(修訂本)按照已形成的體例加以編排,使其屬于他特有的思想內容更為集中和突出。在《外國社會學史》(修訂本)第二篇,20世紀以來的美國社會學的發(fā)展,增加了自80年代末以來的西方社會學理論的綜合發(fā)展趨勢一章,即第十五章;另外,將第一版的附錄——社會學的現代化理論——改作一章放在第二篇,即現在的第十四章。在第三篇,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馬克思主義社會學部分,由于這些國家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第十六章冠以“前”南斯拉夫社會的發(fā)展歷程及其特點的標題;將第十七章也冠以“前”南斯拉夫社會學,刪去樂歐國家社會學提法和相關的內容,為了向讀者說明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社會學的一般狀況,故增加了附錄部分的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