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的內容十分豐富,題材相當廣泛,從不同角度顯示了古代希臘的社會現實和風土習俗,尤其集中反映了下層社會里奴隸的思想感情?!兑了髟⒀浴吠瑯右彩侨粘I罱涷灥目偨Y,為人處世訓誡的寶庫。除少數以人、植物或無生物為主角的故事外,《伊索寓言》里的角色都由動物擔任。這些動物和人一樣,會思考,能說話,具七情六欲,也有賢愚不肖之分,從本質上說仍是人的化身,代表著當時社會上的各色人等?!兑了髟⒀浴窂V泛使用擬人化手法,借助動物的典型形象,無須交代角色背景,從而省卻不少筆墨,更有利于突出寓言的主題。寓言旨在寄托教訓,闡發(fā)哲理,所謂“手寫本事,神注言外”(林琴南《春覺齋論文》),但其藝術感染力的大小,仍取決于講述故事的技巧?!兑了髟⒀浴返拇蠖鄶倒适虑楣?jié)緊湊,意蘊豐厚,場景典型,角色刻畫繪聲繪影,生動傳神,令人讀后興味盎然,從中獲得深刻的啟示和教益。《伊索寓言》里的故事,通常以篇末的幾句教訓作結。這些教訓多半與故事切合無間,具“畫龍點睛”之效;有的則顯得牽強附會,有“畫蛇添足”之嫌;一般認為,篇末教訓大都出自文人手筆,并非伊索本人的創(chuàng)作。其實,何止故事篇末的教訓,即使故事正文,有些也未必就是伊索的作品。究竟哪些寓言是伊索的“真作”(canon),迄今尚無定論。普遍認為,《伊索寓言》是流傳于民間的眾多寓言的匯集,是當時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古希臘人長期積累而成的集體創(chuàng)作,僅僅因為伊索特別擅長講述故事,所以一俟寓言作品面世,古希臘人一概將之歸入他的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