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
一、“仁”內“禮”外的文化
二、重“重體性”和“內在道德性”的哲學
三、兼具“主觀性”和“內在道德性”的哲學
四、宇宙秩序與道德秩序的合一
五、儒家“心性之學”是道德的形上學
唐君毅:以人為中心的文化
一、西方文化:求知“外在超越”精神實體的文化
二、中國文化:以人為中心的文化
三、中西文化根本精神:“自覺地求實現”與“自覺地求表現”
四、儒家“心性之學”是“天人合德”之教
徐復觀:倫理政治型的文化
一、人性論是中國人文精神形成的原理
二、中國人文精神的實質是“成已”、“成物”的理性自覺
三、中國文化是“心”的文化
四、中國人文精神的政治理念是“德治”與“民本”互為表里
劉述先:“由仁心推擴體證天道”的根本慧識
一、文化是“觀念”的表征
二、中西文化比較必須關注中國文化的不足
三、“內圣外王”的基本價值理念的分疏
四、儒家宗教與基督宗教的比較和會通
五、立足時代的東西文化刨造性綜合的文化重建之途
杜維明:“自我認識、自我轉換”的做人之學
一、儒學的兩種分疏
二、“仁學”是“哲學人類學”
三、依據中西文化傳統(tǒng)的內在邏輯來比較中西文化
四、儒學的第三期發(fā)展及其前景
余英時:“內在超越”的文化價值系統(tǒng)
一、“內在超越”和“外在超越”的價值系統(tǒng)
二、中國文化的基本價值取向:從自我向外推擴求取整體和諧
三、中國內傾文化的總體性格:止、定、靜、安
四、中國傳統(tǒng)基本價值觀念的調整與轉化
后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