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西方近現代科學的成就,有不少讀者是熟知的,即使不太了解,我們也至少置身于這些成就塑造的現代文明之中,或多或少有一些感受。但對于西方早期的科學,以及中世紀的科學,我們不但了解有限,而且頗多錯誤的認識。本書作為一本介紹西方從公元前600年至公元1450年的科學史的著作,為我們帶來了詳盡、審慎的描述。讀完本書,相信讀者對西方科學的傳統會有更多的乃至于全新的認識。最近友人寄來一本美國著名科學史教授戴維·林德伯格寫的名著《西方科學的起源》,實在是高興極了。一,林德伯格是我早已知道的著名科學史教授,他還于1999年獲得科學史界最高獎k k薩頓獎章;二,《西方科學的起源》一書曾經獲得過約翰·坦普萊頓基金會神學和自然科學杰出著作獎。因此,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優(yōu)秀科學史著作。 戴維·林德伯格在本書的中文版中,特別強調了科學史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 “倘若我們希望理解科學事業(yè)的本質、科學與周圍更廣大文化背景的關系、人類對科學所涉內容的認知程度,那么歷史研究,包括對早期科學的研究,就是必不可少的?!茖W史還提供了其他寶貴的教誨。它揭示了科學和其他知識或信仰體系k k哲學、宗教、政治、文學等等k k的關系。在狹義的科學教育中,這些關系很少得到探討。歷史研究還有助于我們認識到,科學事業(yè)有很深刻的文化背景。……猶如人類所有的創(chuàng)造,科學理論也是文化的產物;而文化在形成科學方法和科學理論的內容方面所發(fā)揮的作用,歷史研究揭示得格外清晰?!芯靠茖W史(尤其是早期科學史),可以使我們有機會培養(yǎng)自己具備非常重要的理智能力,即根據適當背景判斷思想或行為的能力。”這本書有一個很長的副標題:“公元前六百年至公元一千四百五十年宗教、哲學和社會建制大背景下的歐洲科學傳統”。原來這本書就是講“歐洲科學傳統”的!看來,這本書的確值得我們教育界和科學史界重視?!∮捎诒緯瓉砭褪墙滩模钥雌饋砼c看其他同類的書,感覺大不相同。首先,不艱澀,看起來十分流暢,作者向讀者娓娓道來,你只需要認真往下看就可以了,而不需要對涌來的不太熟悉的人名、地名……而抓耳撓腮。作者適時地向讀者點撥兩句,讀者就可以輕松地跟上作者的進度;如果讀者是研究者,作者也為你留下了最重要的參考文獻。其次,作者常常將不同于他的一些觀點干凈利落地點出來,讓讀者明白關于他所議論的問題曾經有一些什么重要的不同見解,讓讀者自行思考、選擇。例如,講到米利都的泰勒斯,戴維·林德伯格寫道:“……把最早的米利都哲學家泰勒斯描述成一個幾何學家、天文學家和工程師。傳說他成功地預測了公元前585年的一次日食;然而這個傳說的來源并不可靠,希臘天文學在泰勒斯時代所達到的高度,是不可能作出這種預測的?!逼淙髡咭辉傧蜃x者指出,在研究科學史的時候,“我們必須帶著健康的懷疑精神考察……所有斷言”。例如關于畢達哥拉斯這位科學史必須講到的偉人,戴維·林德伯格認為我們必須小心對待已有的種種傳言、評價。在引用了亞里斯多德的一句評價畢達哥拉斯的話以后,戴維·林德伯格寫道:“這是一段令人費解的文字,我們的不確定也來自于亞 里斯多德可能并沒有充分理解畢達哥拉斯派的學說或沒有完全公正地對待它。畢達哥拉斯派是否完全相信物質性的東西就是由數構造出來的?或者,他們僅僅是要聲稱,物質性的東西有一個基本的數的屬性,通過這種屬性就可以洞見事物的本質?我們永遠也不知道確定的答案。對畢達哥拉斯派的觀點,一種明智的理解是:在某種意義上,數首先出現,其他所有事物都是它們的產物;在這種意義上,數就是基本實在,物質性的東西從數中獲得它們的存在,至少獲得它們的屬性。如果更謹慎一些,至少我們還可以斷言:畢達哥拉斯派把數看作實在的一個根本方面,而把數學看作探究這種實在的一個基本工具?!边@種探索性的討論,顯然有助于我們正確理解科學和科學史。類似這樣的討論,在這本書中比比皆是,可以說它是本書的一大特色和一大優(yōu)點。其四,本書有116幅照片、圖畫……,讓人看了如親歷其景,既直觀生動,又給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間。而最值得稱道的是,本書中譯本上的照片非常清晰,與許多中譯本書上的照片黑糊糊的一片讓人望“圖”興嘆大不一樣。最后,本書的注釋、索引和參考書目盡管占了近100頁,但是出版社和責任編輯林燕一定深知這些內容的極端重要性,全部附在書后,這實在是大快人心的事。如果像某些出版社和責任編輯的做法,把它們通通刪去,那這本書的價值就幾乎沒有了!希望這種遠見和舉措,以后也成為我國出版界的一個傳統! 我相信,所有對科學感興趣的人一定會對這本書產生莫大的興趣;我還可以相當肯定的是,如果看了這本書,一定會從中獲益不淺,至少讀者會明白,“批判性評價”,是歐洲科學的極為重要的傳統,也是我們相當缺乏的?!】茖W史方面的專家看了這本書,他將會發(fā)現這本書將是一部不可缺少的優(yōu)秀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