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婦女的歷史巨變》概述了中國少數民族婦女參與社會經濟活動的方方面面,所涉及的領域有:從傳統(tǒng)農業(yè)(甚至原始農業(yè))向現代農業(yè)轉變過程中少數民族婦女所發(fā)揮的作用,新興的鄉(xiāng)鎮(zhèn)工業(yè)中少數民族女工的比例,以少數民族婦女為主的個體工商戶的崛起,少數民族婦女利用傳統(tǒng)的手工技藝參與商品生產,以及健康、教育等對少數民族參與經濟活動的特殊意義等問題。1949年10月1日,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婦女開始走向新生活。在40多年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風云歷程中,中國婦女作出了特殊的貢獻,自身也發(fā)生了歷史性的變化和進步。特別是改革開放,更為廣大婦女充分發(fā)揮潛能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歷史機遇。她們與男子平等地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的管理,在參政的道路上留下堅實清晰的足跡;各少數民族女王女盡管在參與社會的起點、文化背景及生活習俗上存在巨大的差別,但她們依靠勤奮和智慧,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拋棄舊我,更新觀念。奮起直追,奉獻社會;廣大農村婦女勇敢地抓住歷史機遇,在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中擎起半壁江山的半邊天;處于改革前沿的特區(qū)女性,風姿英颯,她們的觀念、行為比起內地的婦女更早更快地走向現代化,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新中國婦女運動叢書》正是選擇了以上這些具有歷史和現實特色的題材,希望通過各個專題,多層面、多角度生動而具體地層示新中國婦女運動豐富的內涵,展示女刁女運動的發(fā)展、變化的狀況及規(guī)律。全國婦聯書記處和有關部門十分重視這套叢書并列入全國婦聯的“八五”規(guī)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選題計劃。這套叢書的總體思路是,從不同角度探索社會主義現代化和婦女發(fā)展的內在聯系、互動關系,研究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婦女解放道路,期望寫成史實準確、論點明確、論證有力的史論結合的研究專著,當然也要寫得生動具體,可讀性強。經過數年努力,叢書終于面世,或許它不能完全達到預期的設想,但在編寫過程中確實凝聚了諸多作者和組織者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