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自序
論“實踐一精神的”掌握世界的方式
藝術生產與物質生產的不平衡關系
——與張懷瑾同志商榷一
論典型的復雜性與審美價值
——兼評劉再復的“二重組合原理”
對文藝學方法論更新的若干思考
對藝術真實的心理學探討
中西藝術真實觀念之比較
現實主義理論的一個重要階段
——對馬克思、恩格斯現實主義理論的歷史考察
關于現實主義問題的哲學反思
——兼與王若水、楊春時等同志商榷
現實主義是歷史的、美學的范疇
——兼與劉綱紀、楊春時同志商榷
試論接受美學對中國文學史研究的啟示
力求在哲學思維層次上融通
——關于馬克思主義文藝學民族化的思考
藝術生產論與藝術反映論關系之辨析
——兼與何國瑞教授商榷
藝術生產理論與唯物史觀
——再論馬克思主義文藝學、美學的哲學基礎
關于藝術生產與藝術消費的辯證關系
文學批評的多元選擇
怎樣看待八十年代的“西學熱”
“國學熱”芻議
精英文化的衰退與文化精英的困頓
試論當代“人文精神”之內涵
——關于“人文精神”討論之我見
命名的“情結”
——“新狀態(tài)文學”論芻議
對反映論文藝觀的歷史回顧與反思
附錄:作者小傳、主要著作與學術反響